業務板塊:運營服務
所在地:上海
G15嘉瀏高速是進出太倉、南通方向的重要通道,貫穿嘉定工業區南北,承擔長三角沿線重要城市大多數物流運輸任務。隧道股份集合全產業鏈資源重點投入、開創全新商業模式,針對G15嘉瀏高速“大流量、大交織、大物流”特點,首次采用“建設運營一體化”管理模式。隧道股份城市運營主要承擔交通組織和應急保障職能,圍繞“雙升雙降”總體目標(提升設施通行和應急保障效率,降低交通事故概率和養護作業對交通的影響),深入推進“智慧化、數字化、年輕化”改造升級,構建“一個平臺三套體系”,即“全要素全周期一體化管理平臺”“車道級交通流精準控制體系”“新基建下智慧高速全生命周期管理體系”“新基建智慧高速運營體系”,致力打造上海首條“數字孿生”智慧高速。
業務板塊:運營服務
所在地:上海
運營時間: 2018.03-至今
圍繞城市數字化轉型,依托上海城市運行一網統管,隧道股份城市運營開創國內首個城市級城市交通基礎設施智慧運管平臺,涵蓋道路、橋梁、隧道等全類型設施,聚焦突發事件快速響應、惡劣天氣應急聯動、日常作業數字監管、設施結構安全評價四項核心業務,實現“一屏觀設施、一網管運維、動態防風險”,推動基礎設施運營管理從人力密集型向人機交互型轉變,從經營判斷型向數據分析型轉變,從被動處置型向主動發現型轉變。目前該平臺已接入上海市城運中心,協同保障城市安全有序運行。
業務板塊:運營服務
所在地:上海
運營時間: 2003年9月至今
大連路隧道是上海市第一條運用“BOT”方式建設的越江隧道,于2003年9月29日建成通車,是連接北外灘和陸家嘴金融貿易區的一條重要越江通道。其浦西出入口位于大連路霍山路,浦東出入口位于東方路乳山路,整條線路與軌交4號線毗鄰而行。自2017年起,隧道股份城市運營在大連路隧道引入OSM現場管理體系,對原有資源管理模塊全面升級,新增“服務管理”和“安全管理”,細化各項運維規范,根據運維實況度身定制3本標準手冊,大幅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大連路隧道是國內首條全生命周期管理深化實踐的已建隧道,廣泛應用隧道自動巡檢機器人、“BIM技術”等先進技術和設備,為其在智慧、創新、突破之路上積蓄強大動力。
業務板塊:運營服務
所在地:上海
運營時間: 2020.10-至今
閔浦三橋作為上海市公路網規劃中連接閔行、奉賢、金山三區的南北向的重要干線公路之一,其主塔墩位于黃浦江航道中心,是雙向六車道的二級道路,主梁橫斷面采用機非錯層布置,橋梁兩側安裝16臺大型電梯供行人及非機動車過江。作為國內首座采用“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的新建橋梁,隧道股份城市運營圍繞其運營數據標準、運營狀態評價、科學維養決策、政策保障機制等內容開展研究。通過對設施運行情況全覆蓋實時監測,以數據采集和評價為核心,以標準規范、信息融合、精準評價、科學決策為手段,打造越江大橋“全生命周期智慧運營管理平臺”,踐行橋梁設施“過去可追溯、現在可管控、未來可預測”的全生命周期運營管理模式,提升科學決策及精細化管養水平、保障大橋的運行安全及服務功能,助力大橋實現運維數字化轉型升級。
業務板塊:運營服務
所在地:上海
運營時間: 2020.07-至今
隧道股份城市運營在2020年7月中標上海臨港新片區市政公共設施管理服務項目第1包件,后期陸續中標臨港地下管廊項目及泥城鎮城市支路綜合養護項目、泥城鎮農村公路日常養護項目。為積極服務國家戰略,助力上海推進“五大新城”建設目標,隧道股份城市運營在臨港新片區綜合養護范圍,按照分區域、分專業的管理思路,融合數字孿生概念建立臨港區域路網運管平臺,通過構建城市道路全要素數字化資產有效優化運維管理流程,實現市政、環衛、綠化、水務、照明“五位一體”綜合片區集成化智慧運維模式,將龐大而零散的細項進行聚合管理,形成一體化運維管控體系,以更智能、更主動的服務,將臨港片區打造成宜居宜行的智慧城市運營新標桿。
業務板塊:運營服務
所在地:上海
運營時間: 2020年8月29日-至今
2020年8月29日,隧道股份城市運營中標“上海虹橋國際機場飛行區等多項設施運營維修項目”,開拓機場板塊設施運維業務新領域。虹橋機場飛行區項目范圍約6平方公里,主要包括各類道面維修、建筑物物業零星維修和設施零星維修。隧道股份城市運營將持續以智慧運維為基礎,圍繞軌道交通橋梁維管核心業務,打造包括更新、信息化業務在內的完整產品及服務鏈,未來逐步形成機場片區智慧運管新模式。
業務板塊:運營服務
所在地:河南省鄭州市
鄭州市四環線及大河路快速化工程PPP項目是隧道股份城市運營承接的河南省首個公路PPP項目運維業務,工程范圍途經鄭州市金水區、鄭東新區、經開區。道路等級為城市快速路,主線設計速度80km/h,運營維護部分包括但不限于對道路工程、橋梁工程、雨污水工程、綠化工程、照明及景觀設施、附屬設施、交安設施、鐵路代建工程等進行的日常運營維護、保潔、檢查維修、項目大中修及由甲方指定的其他運營維護需求。
隧道股份城市運營以數字賦能,因地制宜地推進精細化、智慧化運維模式在市外市場落地。目前東四環管養結合平臺實現了一屏全觀養護模式,在日常指揮和應急指揮兩種應用場景契合當前養護模式,致力打造東四環養護工作亮點,創建養護施工行業“智慧運維”標桿。
業務板塊:運營服務
所在地:浙江嘉興市嘉善縣
運營時間:2021年9月13-至今
隧道股份城市運營運維管養嘉善縣境內約148公里公路、386萬平方米公路綠化等。利用數字賦能,通過在嘉善縣打造“公路數字化智能管養平臺”,采用“中心平臺+數字運營+資源統籌”的綜合管理模式,實現從設施資產、運行狀態到作業流程、評價考核全方位全過程的數字運管一體化,實現“一屏觀設施、一網管運維、動態防風險”,為實施交通設施全生命周期管理、創建數字交通全國示范進一步夯實根基。
隧道股份城市運營持續創新養護管理模式,積極打造信息化運營管養業務的典型場景,提升智慧化、智能化農村公路服務效益和水平,以數字賦能引領農村基礎設施服務向高質量發展轉變,為助力嘉善縣建設成為交通高水平交通強省縣域示范貢獻智慧力量。
業務板塊:技術咨詢服務
所在地: 珠江三角洲地區
隧道股份城市運營從營運規范文件體系、組織架構及定員、管理制度及技術文件體系、外協管理、政務聯動、綜合開發等多個方面入手,通過全面、深度的咨詢服務,為港珠澳大橋管理局構建大橋運營模式、強化運營標準、提升運營理念,順利實現港珠澳大橋從建設期轉為運營期的過渡,為后續試運營期間設施安全、有序、高效運轉提供有力技術服務支持。
業務板塊:運營服務
所在地:浙江杭州
運營時間: 2018.10-至今
杭州市文一路隧道位于杭州西湖區,東起保俶北路,西至紫金港路,是杭州市政府規劃設計的“四縱五橫”城市快速路網中“德勝快速路”的一部分。在杭州文一路隧道規劃建設初期,隧道股份城市運營以文一路隧道為應用試點,參與前期咨詢并提前將隧道建成后的運維需求納入考慮,攜手浙江當地打造國內第一條以全生命周期模式運維的新建隧道。以全生命周期運營管理理念為指導,開發了設計、施工、運維全過程數據追溯的隧道全生命周期管理平臺,建立起實時運維評價體系,致力實現“大修不全封”。以文一路隧道為研究對象的全生命周期運維課題成果獲得行業專家的高度評價及杭州市政府的充分認可,相關運營準則更是被編入浙江省地方標準《城市隧道養護技術規程》。
行影不離是由隧道股份牽頭設立,以停車平臺為入口,面向城市提供基于位置的商業服務,以車生活生態為商業化經營核心,以城市數據運營為業務,幫助政府部門優化城市出行停車資源,改善交通運行效率,推動城市經濟和文明程度增長。行影不離是隧道股份布局停車全產業鏈、整合停車產業生態圈資源的第一步,也是通過城市數據運營實現數字化轉型的重要舉措。目前,已與隧道股份下設城建置業等合作停車庫智能化改造,并與數字集團合作長沙智慧停車業務。
業務板塊:運營服務
所在地:上海
運營時間:2021.06-至今
北橫通道是上海“三橫三縱”骨架性主干路網重要組成部分。隧道股份城市運營針對北橫通道(西段)“距離長(全長10.8km)、車道窄(寬3m)、空間低(限高3m)”的特點,制定專業運維方案,搭建應用全生命周期智慧管養平臺,配置智慧消防檢測、土建結構檢測、超高預警等一系列智能系統,并運用無軌機器人智能巡檢,使用新能源設備、易清潔涂料等,推動全生命周期模式升級。同時,建立“1個中心,2個應急救援點,5個管理分區”的運行保障機制,充分發揮路網區域聯動優勢,依托平臺智能管控,實現中心指揮、統一調度、分區管理、快速響應,致力打造安全、智能、綠色運行的“北橫模式”。
業務板塊:運營服務
所在地:上海
運營時間:2021.01-至今
上海軌道交通 18 號線是2020年年底開通的一條貫穿上海市東部南北向的切向線,穿越寶山、楊浦、浦東等腹地,全線采用最高時速80km/h的6節編組A型無人駕駛列車。
此項地鐵車站維護工程共計36.9運營公里,設車站26座,其中9座換乘車站。作為18號線車站的物業綜合管理單位,隧道股份城市運營以物業綜合集約化管理方式負責軌交18號線常規車站結構和風、水、電系統的運行維護,以包工包料的形式負責整體運營,積極配合業主建設24小時指揮中心,配置專業調度人員,積極應用數字化轉型成果,逐步開啟“大物業”商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