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股份上海隧道自主研發“新質科技”
推拼同步自主掘進技術再度霸榜
就在近日舉行的一場大咖云集的評價會上
隧道股份上海隧道科研技術項目
《推拼同步盾構機自主掘進關鍵技術研發及應用》
獲得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
兩院院士與行業權威學者、專家
高度認可——
總體已達國際領先水平
▲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黨委書記、理事長、中國科學院院士何滿潮,中國工程院院士梁文灝、朱合華以及來自行業內的眾多專家、學者組成評委會,并給出一致的高度評價
▲何滿潮院士帶隊參觀調研隧道股份上海隧道國產盾構研制基地
01 因為“突破”,所以“領先”
——“推拼同步自主掘進技術”破國際瓶頸、創世界紀錄
傳統盾構通常是先掘進后拼裝“串聯式”作業方法,盾構姿態是靠人工經驗控制,這成為了盾構施工效率難以突破的國際性重大瓶頸。
隧道股份上海隧道自主研發的推拼同步自主掘進技術從理論創新、方法創新、平臺創新和工程實踐出發,首創盾構推力矢量人工智能控制系統,實現盾構機自主掘進與推拼同步功能,可將隧道單環作業效率提升25%以上。
三大創新成果
1 揭示了軟土地層和復合地層盾構機自主掘進姿態控制律
2 構建了自我學習、自主控制的盾構推力矢量智能控制系統
3 建立了等矢量多點推力重分布算法,實現了長距離(累計15公里)、長時間盾構推拼同步自主掘進工程應用示范
在上海市域鐵路機場線、滬通鐵路吳淞口長江隧道應用中,分別創下軟土地層14m級超大直徑盾構單月進尺702m中國記錄、10米級盾構單月進尺868米的世界紀錄。
02 "傳統技術"+"數智創新"融合
——打造行業新質生產力核心策源地
推拼同步自主掘進技術是隧道股份上海隧道構建“掘進-拼裝-運輸”數智隧道建設生態圈中的重要一環。
為了順應“超大、超深、超長距離”等極限施工環境保護趨勢,隧道股份上海隧道聚焦前沿技術研發,加強傳統盾構機與數智新技術的融合,為傳統隧道施工裝備插上數字智能化的“翅膀”,研制出的一批新型智能化隧道掘進裝備在工程實踐中取得顯著成效,成為行業新質生產力的核心策源地。
這份“國際水平認證”
不僅是對隧道人
科研成果的肯定
更是對國產數智盾構技術
實現新質飛躍的殷切期望
強化科技創新 培育新質實踐
將“上海牌”國產地下工程裝備
越做越高端、專業、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