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隧道結構發生險情
如何第一時間
保障地下空間安全?
當城市愈發復雜與精密
如何管理遍布全城的設施
以數字化為城市安全賦能?
在昨天開幕的
2023年
長三角國際應急博覽會中
我們給出了隧道人的
智慧提案與服務案例
5月8日,隧道股份參展的2023長三角國際應急減災和救援博覽會勝利開幕。在本次展會上,隧道股份以“向險而行、守護無聲”為主題,展呈了隧道股份在城市應急搶險與防災減災方面的一系列新裝備、新技術、新思路、新模式,展現了隧道股份以“全產業鏈、全風險鏈”推動安全韌性城市建設、助力城市風險防控的生動實踐,受到了國家應急管理部、上海市委市政府、長三角三省一市應急管理局及全國防災減災領域行業、企業相關領導專家的高度評價。
本屆博覽會以“推進高水平安全、護航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圍繞應急管理、城市安全、應急救援、安全生產、智慧城市、安全文化等內容,通過展覽、會議、活動、科普等多種形式呈現,推動安全應急產業融合發展和轉型升級。期間,隧道股份展臺吸引了近萬名專家、同行業領導前來參觀。
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副主任、應急管理部副部長宋元明,上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吳清,國家減災委員會秘書長鄭國光,應急管理部監測減災司司長陳勝,安徽省合肥市市委副書記、市長羅云峰,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徐惠麗,應急管理部安全生產綜合協調司副司長張剛,上海市應急管理局局長馬堅泓,江蘇省應急管理廳廳長蔣鋒,浙江省應急管理廳廳長許小月,安徽省應急管理廳廳長周天偉等眾多應急管理領域的政府領導、行業專家的駐足參觀,隧道股份副總裁楊磊等領導陪同參觀。
▲新華社、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等媒體,對隧道股份應急搶險新裝備、新技術做專項報道。
隧道股份旗下上海隧道、市政集團、上海路橋、城市運營、上海能建、環境集團、城盾隧安、城盾裝備等子公司集中參展,展現隧道股份“全產業鏈、全風險鏈”硬核實力。
地下空間
以城市之盾捍衛地下安全
在城市地底,無數條隧道、無數座基坑,構建了城市地下的經絡與脈搏。維護地下空間安全,是保障城市安全、人民安全,提升城市韌性的重要一環。在本次展會上,隧道股份城盾隧安再度亮相,帶來的多功能機械臂、應急搶險指揮車、作業外骨骼等新興產品、裝備,成為本屆展會的“人氣王”。
新一代應急搶險指揮車
移動式指揮中樞與通訊堡壘
在混亂、復雜、危險的應急搶險現場,如何保障指揮中樞的高效運作,科學調度所有人、物、材,是一項特殊且復雜的課題。隧道股份城盾隧安展出的新型應急搶險指揮車,集跨區域調度、應急指揮、通訊保障、綜合檢測預警等功能于一體,可在任意時間地點快速與指揮中心聯網,協處現場安排。
而與之搭配的應急指揮無人機,則具有搶險救援全局態勢的感知能力,可搭載于無人指揮車配合應用,配合指揮人員建立通訊系統網絡,快速采集現場各類信息。
多節式智能機械臂
隧道搶險救援的鋼鐵助手
當隧道結構出現險情,作業人員需要深入危險的隧道內“排險除難”。在此過程中,如何進一步加快搶險速度、降低人員在風險環境中的作業時長?隧道股份城盾隧安自主研發的“多節式智能機械臂”應運而生。該產品質量輕便,組裝靈活,可在20分鐘內快速拼裝。機械臂活動路徑多樣,上下徑程4.6m,水平方向可實現360度旋轉,垂直方向可實現-60到+90度自由活動,最大載重100kg,配合不同的專用端頭,如夾持器、鉆頭、焊接頭等可滿足內徑5.5m的隧道多方向、多角度、多種類的施工需求。在應急搶險、日常施工等不適宜人工操作的惡劣環境中擁有廣泛的應用場景。
VSM沉井式掘進機
高效低影響,向地心安全掘進
除了應急搶險,防災減災與低影響建設也是地下空間安全的重中之重。隧道股份上海路橋是國內首家使用VSM下沉式豎井掘進設備,實施垂直隧道挖掘施工的企業。VSM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安全、高效、占用場地小、地質適應性廣、對周圍環境影響小等獨特的技術優勢,為城市地下空間的開發與應用,提供了一種全新、安全、穩定的方式。
城市環境
化解城市“水”困境
水是城市的生命之源,也是許多災害的源頭。從供水系統的故障,到城市的洪澇災害,“水”常常為城市管理者帶來不小的困境。在本屆展會上,隧道股份上海隧道、市政集團、環境集團,帶來了化解水困境的經驗方案、技術裝備。
英雄泵
化解水災的英雄裝備
2021年鄭州遭遇7.20特大暴雨,隧道股份上海隧道、市政集團、城盾隧安等協助鄭州地鐵實施5號線排水搶險作業,緊急抽排水20個站點,累計抽水量490250m³,為鄭州隧道搶險救援與地鐵早日恢復做出貢獻。在本屆展會中,隧道人展出了連續應用于鄭州地鐵、下立交等多個搶險點位,以大功率的抽排能力,被譽為“英雄泵”的高性能設備。
水環境監測機器人
聲吶技術精準探測水下環境
針對地下水倒灌基坑隧道、大口徑水務管網破損等情況,隧道股份環境集團協同開發了自帶動力的排水管網水下聲吶檢測機器人,可在不對管道做預處理的情況下,有針對性地解決極端天氣下管道高水位、高淤積、滿管水的檢測檢修問題。該機器人可用于城市供水系統進行實時帶壓泄漏檢測等,快速識別管道等結構缺陷情況。
曲線頂管底幕法裝備及工藝
先進裝備工藝助力救災打撈
在長江口二號古船整體打撈項目中,隧道股份城盾裝備創新開辟了地下工程機械裝備應用的全新領域,將地下工程、機械工程技術結合演化出的“曲線頂管底幕法裝備及工藝”延展至海洋工程領域,通過與“弧形梁非接觸文物整體遷移技術”完美融合,以硬核科技全程為長江口二號沉船水下考古工作保駕護航,成功助力古船“重見天日”。未來,這一技術將為救災打撈提供新思路、新途徑。
智慧運營
將交通隱患消滅在萌芽時期
隧道股份城市運營承擔全國超2300公里的交通設施運營養護任務,是國內首家提出“全生命周期運營管理模式”的運維服務商。
交通智能運管平臺
守護基礎設施全生命周期健康安全
隧道股份城市運營將全生命周期運營管理模式,貫穿于基礎設施前期風險防控、中期建設風險預警及后期運維保障全過程,形成了“一系列技術創新手段、一套評價體系、一個智慧平臺、一套政策體系”的全生命周期運維成果體系,實現了城市基礎設施“大修化中修,中修化小修,小修融于日常”的精細管理目標。
本次展會上,隧道股份城市運營展示了運營在楊浦大橋等隧道、大橋中的各類傳感設備及智能管控系統,以數據智能驅動的全生命周期應急保障體系,讓基礎設施的風險可直視、可量化、可預測,將災害消滅在萌芽期,確保上海95%以上設施的運維安全。
城市安全是隧道人永恒的命題
我們將繼續為各地城市提供
覆蓋基礎設施建設運營方方面面的
防災減災與應急救援服務
打造更加安全的城市環境
建設更具韌性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