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股份上海隧道的“超級工廠”——海鹽基地,每天至少要起吊將近1000噸的管片,總計產量約54萬方,是長三角區域一體化重大工程——上海市域鐵路機場聯絡線、北橫、龍水南路等多項重大工程的后勤保障地。在海鹽基地,有這么一群英姿颯爽的女將。每日攀爬于數十米的行車鋼架,在操作室的方寸空間“指點江山”。在這里,我們習慣把她們稱之為——隧道空姐。她們以精湛技藝負責管片的起吊作業,是管片生產運輸中當之無愧的“頂梁柱”。
海鹽超級工廠的“隧道空姐”班組現有職工13人,年齡從21歲到45歲不等,平均年齡33歲。27歲的姚曼從事起重機司機工作已經8年之久,已經帶教過很多徒弟。
說到高空作業和地面作業區別,“隧道空姐”們紛紛表示,起重機的工作是孤獨的。她們不能像地面班組一樣,通過溝通和交流來緩解工作帶來的勞累。當走進駕駛室、關上門,“孤獨”的她們,只能通過專業手勢和對講機來進行對話。“在高空作業,俯瞰風景也會產生視覺疲勞,只是想工作的時候能和同事們多講講話”。這是姑娘們的一致感受。
第一次操作起重機,“隧道空姐”們普遍都要克服“恐高”、“技術認可”、“安全吊裝”等壓力,有的女職工講起正式上崗第一次吊運的趣事說到,“晚上睡覺都會有一種懸空的感覺”。
“隧道空姐”們全力保障管片生產、養護、外運等工作。一個班組進入起吊狀態,一坐就是5個小時。迎接朝陽,忍受酷暑。密閉的作業環境,問起她們辛苦不辛苦,緊張不緊張,她們總是一句“習慣了”。而在炎熱的夏季,日間最高溫度突破38°。作為“距離太陽最近的人”,空姐們從未懼怕烈日暴曬,無懼高溫、揮灑汗水,始終辛勤奮戰在吊裝第一線。
就吊運安全而言,“隧道空姐”在工作時也承受著相當的心理壓力。管片一旦發生掉落和磕碰,不僅影響生產進度,也要加大現場作業人員傷亡的風險。這就要求她們在操作時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確保行車下人員的安全,確保安全生產0事故!
隧道掘進不停,管片外運就不停。隧道股份海鹽超級工廠的智能化設備在有序流轉,“空姐”們從不懈怠。夜晚的廠區靜悄悄,她們,再次拿起熟悉的保溫杯,登上起重機,一次次的精準吊運確保生產任務順利完成!
新的一天工作又開始了,站得高才能看得遠,日復一日,事無巨細。為了城市發展默默奉獻自己的青春,在這里,她們是“隧道空姐”。
STEC
隧道在地下蜿蜒
是漆黑
行車在地上前行
是亮眼
決戰高溫,應對挑戰
每一名為隧道事業奮斗的
都是為城市發展默默奉獻的追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