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人又給魔都“扎臺型”了!
在昨天召開的中國土木工程學會
詹天佑獎頒獎大會上
隧道股份建設的4項重大工程
榮獲“第十八屆中國土木工詹天佑獎”!
覆蓋市政工程、公共交通工程、軌交工程
三大涉及城市民生的核心大類
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簡稱詹天佑獎)是業界公認的中國土木工程界最高榮譽,旨在弘揚科技創新精神,表彰獎勵在科技創新與新技術應用中成績顯著的工程項目。在本屆評選中,隧道股份承擔的杭州文一路地下通道工程、上海嘉閔高架路北段工程以及武漢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有軌電車試驗線工程、鄭州市南四環至鄭州南站城郊鐵路工程,榮獲市政工程、公共交通工程、軌交工程三大類的詹天佑大獎,繼續以精品百年工程,服務城市、服務人民!
★ 杭州文一路地下通道工程★
中國首條以全壽命周期運營管理模式
建設的隧道工程
杭州文一路隧道,是隧道股份城建投資建設、上海隧道承建、城市運營集團運營管理的國內首條全壽命周期運營管理隧道。在該項工程中,隧道股份建立了一整套基于數據的技術創新手段、以及BIM+GIS平臺的機電和土建生命周期的評價體系,在隧道規劃期,就從其未來至少20年、甚至100年更長的設計壽命周期中考慮如何最大化其使用效率,徹底讓基礎設施向窒息式的大中修“說再見”。
在規劃設計和建造階段,隧道股份就在文一路隧道內提前放置了3000多個RFID智能感知終端,遍布于結構管片、機電、裝飾等各個部位,實時監測隧道健康狀態。以往影響基礎設施安全與功能的病變,在初期往往難以檢測,但現在通過精密的數據采集技術,即便隧道結構發生了毫米級的形變、沉降,隧道人也能夠第一時間獲取信息,對隧道進行低影響、預防性維護。比如每當隧道發生可能影響健康的滲漏水,智能感知終端就會第一時間發出警報,提示技術人員開展封堵作業,最大限度避免結構老化、裂縫等病害。
同時,這一創新建設運營模式還將變長期封閉式的大中修為一次次短暫的預防性養護,通過前期充足的準備、日常更好的管養,讓隧道在整個生命周期中永葆青春。
目前,隧道股份全壽命周期課題研究成果已作為地方標準被納入《浙江省隧道養護技術規程》,文一路隧道也真正成為了國內首個實現不全封大修的新建隧道。
★ 上海嘉閔高架路北段工程★
國內首個規模化工業化
綠色建造的高架橋梁工程
由隧道股份城建設計集團設計、上海路橋承建的上海嘉閔高架路北段工程屬于上海虹橋綜合交通樞紐外圍快速疏散系統配套工程之一,是由國內首個采用全預制裝配技術、工業化建造的城市高架橋梁工程,創立了橋梁全預制裝配設計、施工成套關鍵技術,整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部分成果處于國際領先水平,使其對交通和環境的影響降至最低。
在高架建設中,隧道股份編制了上海市規程2部,定額1部,獲國家授權專利72項;榮獲了包括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中國公路學會科學技獎、上海市公路學會科學技術獎等省部級獎項20余項。
目前,隧道股份已經將工業化全預制裝配技術成果運用于全國數十項重大建設工程項目,推動了國內城市橋梁的工業化、全預制裝配進程,社會效益顯著。
★武漢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
有軌電車試驗線工程★
國內首個榮獲詹天佑獎的有軌電車項目
由隧道股份城建設計集團設計的武漢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有軌電車試驗線工程,線路坐落于國務院首批雙創示范基地——武漢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工程建設對光谷地區城市格局、多模式多層次的公共交通系統以及產業發展起到關鍵推動作用,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和示范意義。
工程由T1及T2兩條線組成,全長32.5km,設站45座,采用100%低地板超級電容供電制式車輛。通過系統研究網絡化規劃設計、工程技術標準、路基軌道、供電及運營控制、車輛等成套關鍵技術,構建了網絡化有軌電車技術體系,整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部分成果處于國際領先水平。
自2018年4月1日開通運營以來,2條有軌電車線路為沿線社區、園區、學校、企業、商圈等居民出行提供了優質便捷服務,成為越來越多市民出行的重要交通方式。
截至2021年9月末,“光谷量子號”L1線路和L2線路總計輸送客流2795.40萬人/次,日最高客流5萬人/次,日均客流2.33萬人/次。因疫情影響停運76天后的東湖有軌電車,恢復首日客流既達2000人,近期已基本恢復正常運營,中運量交通為助力武漢城市復蘇起到了支撐帶動作用。
★鄭州市南四環至鄭州南站城郊鐵路工程★
全斷面長距離復雜地層盾構工程
由隧道股份上海隧道承建的鄭州市城郊鐵路工程一期08標段,是隧道股份在鄭首個城際鐵路工程。在盾構施工中,隧道股份上海隧道克服了地質復雜、周邊構筑物繁多等困難,操縱4臺盾構“花式”穿越了包括鄭州機場捷運等在內的數十座構筑物,并順利實現了全斷面長距離砂性地層推進、盾構砂性地層進出洞等節點,打造了鄭州地下砂性地質盾構施工的“工程標桿”。
鄭州市南四環至鄭州南站城郊鐵路一期工程是河南鄭州省市兩級政府重點關注的重大項目,是配套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快速發展的重要支撐項目。該工程實現了鄭州中心城區和航空港區的直達、快捷聯系,推動鄭州地鐵與機場航站樓無縫銜接,不僅極大方便了市民的出行,更以“交通先行”大力推動了鐵路周邊沿線區域的經濟發展。
STEC
隧道人將以更多
地標項目、精品工程
推動行業進步
服務國計民生
為更多城市再展金色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