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信念是堅守
有一種執念是奮進
去年2月以來,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之下,隧道股份全球各項工程步入了最艱難的時期。工程停滯、人員緊缺、物資匱乏……而在這段艱難時間里,隧道人依舊以最大的韌勁,服務城市建設、保證項目推進,因為——
工地就是陣地
藍旗就是承諾
而隧道人400余天的奮進努力,今天帶來了最豐厚的成果!
2021年4月5日,隧道股份城建國際承建的新加坡深隧道污水處理系統T11項目首條盾構隧道按期勝利貫通,這也是中資企業在新加坡的同類項目中,首個完成盾構重大節點的在建工程。隧道人以自己的堅守與奮進,向新加坡市民遞交了一份最完美的“民生答卷”!
2020年2月24日,隧道股份城建國際新加坡深隧道污水處理系統T11項目的“圣淘沙號盾構”正式始發。但就在盾構始發不久后,新冠疫情全球蔓延,新加坡政府宣布進入“封城”階段,全體建筑工人于勞工營集中隔離。
當時,盾構機正位于新加坡的交通要道下方。由于整個深隧系統工程停擺,未送電的盾構就停在了新加坡市中心交通要道的地底,安全風險非常大。隧道股份城建國際項目隧道副經理陶培爾說,“我們要去隧道內排除風險,但整個項目都停擺了,工人全都被隔離,怎么辦?只能自己當工人、自己上!”
于是,在沒有工人的情況下,項目部全體管理人員、技術人員親自動手作業,干起了工人的活。他們寥寥數人,在72小時內完成盾構電路改線設計和改造作業,完成了盾構送電工作,保證盾構的保壓系統能順利工作,筑起了盾構在停工期間土壓維護所需的生命線。
此后,駐守在一線的隧道工程師們,在缺少工人作業的情況下,更擔起了為隧道加注泥水的活兒,最終在停工期間實現了刀盤區域路面建筑零沉降,保障了項目生產安全和城市安全。“疫情帶來了挑戰,但挑戰難不倒我們。” 陶培爾
2020年6月中下旬,隨著疫情逐步得到控制,集中隔離的工人開始逐步返回工地。然而復工至今,零星病例導致的小范圍人員隔離、國際航線熔斷、勞工簽證縮緊.....種種疫情帶來的困難使得項目各級人員始終處于緊缺狀態。
面對迫在眉睫的工程進度,隧道股份城建國際項目部調整排班,近一年的時間里,項目每一個人都承擔了疫情前1.5-2倍的工作量,以保證盾構推進工作持續進行。
而在人手緊缺的同時,項目團隊也需要同步解決復雜地質下盾構推進的施工技術難題。隧道施工中,需要完成150米小半徑超急轉彎、穿越運行中的地鐵東北線、建設中的地鐵環線和圣淘沙大道公路隧道等難點,面對泥巖、砂巖、軟土三種地質同時存在的復雜地層,施工難度極大,也為項目團隊帶來了極大壓力。
去年11月初,圣淘沙號盾構在穿越港口防汛墻附近的海域。夜間7點,地面監測員突然發現盾構上方海面出現了大量氣泡,海水中混有黃黑色液體。尚在辦公室加班的隧道股份城建國際項目負責人馬上趕往現場,組織現場所有白班和夜班的工作人員一起,密切觀察海面情況和盾構推進情況。
在盾構又推進了兩環后,水面氣泡終于停止,水里的黃黑色液體也漸漸散去。項目部對開挖倉泥水取樣檢測后證明,并無海水倒灌入開挖倉的情況,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氣。時間已臨近凌晨,連續工作了18個小時的白班工作人員終于順利交班。
回憶隧道推進過程中的點滴,項目隧道副經理陶培爾說:“受疫情影響,人員設備都非常精確。但我們這支團隊共同拼搏,一起商討對策、決不放棄。我們說行,那就一定能行!”
在盾構推進期間,隧道股份城建國際項目團隊實現了最高每天13環,周推進78環,月推進215環的優異成績。
目前,新加坡深隧項目的建設仍在繼續,隧道股份城建國際項目團隊將一如既往為項目的早日完工拼搏奮斗,為新加坡和更多的國家和地區提供最優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