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由隧道股份市政集團參與承建的上海市固體廢物處置中心(二期)項目正式開工。上海市生態環境局、上海城投相關領導,隧道股份副總裁楊磊等領導出席開工儀式。
上海市固體廢物處置中心(二期)項目是由隧道股份、上海環境院、上海市政院組成的設計施工聯合體,共同承擔的上海市重大環境項目。工程用地面積約 262 畝,將新建一座能夠處理工業固廢物和適合填埋的危險廢物等在內,綜合性的大型固廢處置設置。
從工業生產到生活產生的各類廢棄物,都將在這座處置中心內實現“無害化”處置,為上海乃至長三角推進“綠水青山”環境建設再做貢獻!
上海市固體廢物處置中心(二期)項目是2021年上海市重大建設項目之一,也是上海市固廢綜合處置戰略保障基地和資源循環利用示范基地——老港生態環保基地項目之一。項目以污染治理作為職責,以工業固廢填埋為主,旨在建設完成一座環境優美、處置能力滿足上海未來城市發展需求的綜合處置中心,對推進上海市及周邊區域的固體廢物“資源化”、“減量化”、“無害化”工作。
其中,危險廢物剛性填埋庫采用國內首創的半地下雙層結構,上下兩層共1200個填埋單元格,總庫容量約30萬方。單位面積庫容達到20m³/㎡,遠高于國內平均水平3-4m³/㎡。這一巨型填埋庫,將能夠滿足上海未來多年的固廢處置需求,減少工業固廢對環境的危害、對上海保護生態環境、實現經濟、社會與環境的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在數字化與智能化技術的加持之下,由隧道股份建設這座固廢處置中心,也將具有四項“大智慧”。
智慧填埋技術:
1200個填埋單元格,如何精準定位做到每一個單元格填了啥、啥時候填的?現在,人工智能將解決這一問題。通過自動填埋作業設備,結合信息化系統,處置中心將實現三維網格化精細管理,實現入場廢物可定位、可追溯。
一般工業固廢庫在線檢漏監控技術:
如此龐大的處置中心,如何保障運營安全?隧道股份參與打造電學長期滲漏監測系統,通過實時監控土工膜的運行狀態,以實現填埋運營安全。
智能機器人巡檢技術:
在有害填埋物周圍,人員巡檢耗時長、風險大,怎么辦?采用智能機器人巡檢技術以實現廠區遠程在線檢漏監控,在減少人工的同時,改變傳統運維方式,實現運維智能化。
飛灰智能減容壓塊技術:
利用智能減容壓塊技術,最大可使飛灰減容50-80%,提高剛性庫庫容利用率30%以上,延長填埋庫壽命3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