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隧道股份市政集團智能交通公司圓滿完成上海市“徐匯區道路停車網格化管理平臺”,徐匯區39000多個停車位相關數據全部納入該平臺統一管理。在這一項目中,隧道人給出了破局停車問題的答案之一——用“智慧”換“車位”,用“管理”拓“空間”。
在“徐匯區道路停車網格化管理平臺”項目中,隧道股份市政集團智能交通將用智能化的“AI系統”,替代傳統人工方式,為市民提供從車位安排到費用清繳的“智慧駐車”全過程服務;并依托大數據技術,為徐匯區提供包含車位周轉率分析、停車需求預側、車位利用率分析等在內的智能化分析報告。一方面實現市民路側駐車服務“智能化、無人化”,一方面輔助政府管理機構更高效地開發、利用路側停車資源,提升路側停車設施使用效能。
未來,這套系統在上海更廣范圍使用,更將助力上海更多道路開發釋放“路側停車”潛力,為城市解決停車難題貢獻一份“智慧力量”。
高位視頻+人工智能——智能系統助力路側停車“無人管理”
馬路旁邊的臨時停車位,還要招聘社區的阿姨大叔來管理、收費么?那你就OUT了!
在上海徐匯,隧道股份市政集團智能交通依托高位視頻技術,打造的“徐匯區道路停車網格化管理平臺”,把路側停車的管理提升到了新的層次——智能化、無人化。
通過網格化管理平臺,系統可自動識別包括車輛套牌、車位、車輛特征(顏色、品牌等)、入位出位和路況視頻等信息;基于這些基礎信息,系統更可進行車流量分析、周轉率分析、停放時長分析、停車需求分析、出行車位需求預側、車位利用率分析等,并形成城市靜態交通報告,在政府管理機構的數據后臺中“一張圖”顯示,幫助管理機構更加高效、科學地實施路側停車設施管理。
一鍵查找、一鍵清繳——市民停車更加省心便捷
路側停車是面向市民、面向群眾的“大眾服務”,當然也得搭配更為便捷友好的“前臺”客戶端。目前,隧道股份市政集團智能交通的“徐匯區道路停車網格化管理平臺”相關數據,已經接入徐匯區專用的停車APP。
一方面,普通車主通過徐匯區專用的停車APP一鍵查詢附近的泊位,免去了“找車位”的麻煩。
另一方面,該手機APP也支持多種繳費方式,對接上海市第三方支付平臺,可以通過交通卡、微信、支付寶、銀聯等方式,也可通過現金方式進行支付,大大提高了用戶體驗。
形成停車證據鏈——停車“忘繳”不再有
在傳統管理模式下,普通路側停車的收費率較低,許多車主常常忘繳停車費用,等回過頭來再想起時,常常已遺忘停車時間、停靠位置等關鍵信息。
現在,網格化平臺能自動識結構化數據,包括停車時間、車牌號碼等關鍵信息,形成完整的停車“證據鏈”。依托這些關鍵信息,結合線上收費系統,車主通過移動互聯網方式即可輕松繳費。這不僅有效減少了停車“忘繳”情況發生,更避免了部分停車收費糾紛的產生,有效減輕了管理機構的壓力。
目前,隧道股份市政集團智能交通已與中國移動(上海)產業研究院達成合作協議。隧道股份市政集團智能交通將在前期AI高清視頻停車管理系統的基礎上,融合5G和北斗高精度定位的技術,可以將基于車輛精準位置的泊位和違停判定能力達到毫秒級時延和厘米級定位。通過將“5G+北斗”兩大高新技術進行融合,打造基于“5G+AI+北斗高精度定位”的智能停車全新場景應用。
而未來這一系統的更廣泛應用,更將能夠把花費大量人力、成本的“線下人工管理”,替換為無人化、低成本的“線上智能管理”,進而為更多有條件的道路開辟路側停車功能,為上海“停車難”的車主們排憂解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