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月底開始,隧道股份城建國際承擔的新加坡、印度、馬來西亞等海外區域項目,逐步按下工程“暫停鍵”;而香港和澳門等境外區域項目,也在全力保障防疫安全的同時,推進工程持續建設,為目標任務的完成付出“防疫+建設”的雙倍努力。
在海外,“項目暫停”并不意味著“責任卸下”。為了保障在建工程安全無虞,隧道人在居家隔離令之下,不分國籍、不論職位,在工程一線筑起了事關城市安全、市民安全、工程安全的“項目生命線”。
72小時:搶在停工前筑起安全生命線
在得知新加坡政府宣布“居家隔離令”、在建項目必須停工時,隧道股份城建國際新加坡區域中心的深隧道污水處理系統DTSS-T11項目正處于項目主體施工的關鍵階段。
約半個月前,項目的第二臺盾構開始推進,轉接工作不能立即完成,盾構機正位于交通要道的正下方。在項目推進的最緊要關頭,保證項目生產安全、確保新加坡國民公眾安全成為了萬分緊要的任務。
?????
為此,隧道股份城建國際項目部當即決定,在項目停工前完成盾構臨時保壓設備的連接和啟動工作。但雪上加霜的是,當地衛生部強制隔離了所有工人,項目上只剩下管理人員。而此時,離項目停工節點只剩下僅僅72小時。
3天里,隧道股份城建國際項目管理團隊不分國籍、不論職位,一起沖上一線。處境雖難,難不倒勇往直前的隧道人,在短短3天內,管理團隊完成了保障系統所有管路的連接和啟動工作,筑起了盾構在停工期間土壓維護所需的生命線。
隧道的盡頭永遠是光明:項目維保,我們沖在前線
項目停工后,工程的維護工作成了重中之重,保證基坑的安全與盾構的穩定是項目組在停工令生效后的首要任務。
工人仍在隔離,隧道股份城建國際項目管理團隊便代替操作工人扛起了維護的重任。面對疫情,項目團隊在做好自身防護、完成項目防疫要求的同時,在“封城”期間輪流前往項目一線值班——不論是項目經理,還是普通工程師,都沖鋒一線,在人手緊缺的情況下,親自操刀完成基坑抽水、盾構保壓、場地卸貨等作業任務,有力保障了基坑安全、盾構穩定。
與此同時,有著20多年工齡的“老隧道人”陳雄偉等也在現場有序指揮工作,并“操起老本行”駕駛起了行車和叉車。
DTSS-T11項目施工主管施愛軍說:“雖然現在沒有工人,很多施工作業要管理人員自己動手完成,我們也了解疫情期間的危險。但是為了保證好工地的安全,把活做好是我們隧道人的責任!我們既是項目管理人員,也是項目的防疫員,這兩件事都要做好。大家都在并肩作戰,都是彼此最穩妥的依靠。”
一地一策:架構保障構建的“防疫盾牌”
隧道股份城建國際境外各區域對疫情的快速反應和有效應對,也源于其在組織架構、防疫策略方面的提早準備,和“一地一策”的精準施策。
早在2月初,隧道股份各個境外區域中心就反應迅速,于2月4日完成了疫情防控小組的組織架構建設,建立起國內總部和境外區域中心兩級組織、防疫領導小組和防疫經理團隊兩層管理的“2x2”疫情防控組織架構。
在這一架構下,防疫明確責任,確保崗位責任落實到人——從日常防控、物資儲備,到信息溝通、心理疏導,構建起牢固的疫情防控“盾牌”。
隨著境外疫情的進一步升級,隧道股份城建國際根據所在地疫情發展和疫情防控實際情況,對各個境外區域中心出臺了疫情防控工作預案和疫情應急處置預案,利用國內防疫階段積累形成的好經驗、好做法,做到了“一地一策”。
后期,隧道股份城建國際也將密切關注各個境外地區的疫情發展情況,持續更新和細化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籌備復工預案,竭盡全力守護全體境外隧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