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運營管理平臺。 供圖
中新網上海11月24日電 (王子濤)能夠警示未“禮讓行人”車輛的智能斑馬線、可以自動調度上海應急搶險資源的智慧運管平臺、不用駕駛員也可以自己“掃街”的無人清掃車……
在11月22日至24日舉行的2018年上海國際城市與建筑博覽會(以下簡稱上海城博會)上,一批“數字化+城市運營”的最前沿科技產品,通過讓互聯網、數字化等新技術與傳統城市運營管理充分融合,帶領觀眾提前領略“繡花針”式精細化城市運營管理的魅力。
智能人行橫道線。 供圖
小到高速上的汽車拋錨事故,大到“申字形”高架主干道路的運維計劃,都能在“城市交通基礎設施智慧運營養護管理平臺”上統一匯總、分析和處理,進而提供更直觀、高效的城市運營決策建議。
“智慧運管平臺中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就是輔助相關管理機構和一線應急處置部門,用人工智能分析更好地調配資源,解決各設施發生的應急事件,加快應急響應速度。”隧道股份城市運營負責人王曉宇介紹,對市民而言,最直觀的感受之一就是高峰時期,發生各類應急事故的“處置反應”速度更快了。
無人駕駛智能清掃車?!⊥踝訚?攝
在上海城博會現場,一款會發光報警的“智能人行橫道線”——新型人行橫道聲光智能警示系統首次正式亮相。這種人行橫道線不僅能夠在路口以醒目的光亮指引行人,更能夠抓拍、記錄并現場警示行人亂穿馬路、車輛未禮讓行人的交通違法事件,為市民安全、舒心的出行加上一道“智能保險”。
“通過安裝在道路周邊的雷達系統,橫道線能夠自動抓拍行人闖紅燈、車輛不避讓行人違法行為,通過全彩屏和語音自動提示功能進行現場警告,并把違法抓拍記錄共享給交警部門。”隧道股份智能交通項目負責人吳川江告訴記者,這套系統目前已經在外灘南京東路、福州路、國家會展中心(上海)外側道路等11處開放道路進行了試點測試。
使用雷達探測和人工智能的不僅僅有固定在道路上的斑馬線,同樣利用了AI和雷達技術以及視頻識別系統的“無人駕駛智能清掃車”也在本屆城博會上亮相。
無人駕駛清掃車擁有先進的視覺識別感知系統,通過多個16線激光雷達和毫米波雷達、超聲波雷達、攝像頭等傳感器的融合運用,實現了無人駕駛清掃車對四周障礙的360度無死角感應,探測距離達150米。
據悉,無人清掃車目前已經完成在上海市區封閉式道路“開跑”,測試實景路面環境下的安全與性能,不久后有望正式為市民服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