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由隧道股份第一管線承接的滬青平公路連通管排管工程順利完成200米的穿越試驗段。
新管從舊管“穿膛”而過
滬青平公路是上海市郊的重要主干道,也是青浦、松江及部分外來車輛進滬的交通樞紐,車流量大且繁忙。如果按照傳統破路施工方式,需開挖一段、報廢一段、安裝一段、啟用一段,對周邊市民的生活、交通、環境將造成較大影響。
為最大程度保障交通通暢,第一管線采用管道施工中的先進工藝——非開挖穿越技術。即,從原有1200口徑的舊燃氣管內穿529口徑的鋼管和355PE管各1800米,并充分利用舊管道,使其成為兩根新管的保護罩。
“寶葫蘆”化身穿越“保護俠”
從事燃氣施工的都知道,在實施燃氣管道穿越時,對于舊管平直度的要求極高。但在施工前夕,卻發現原有1200口徑的燃氣管道由于服役年限已久,自然沉降使其產生了一定弧度,因此,穿越工作無法像以往那樣按照正常工序實施。
對此,隧道股份第一管線成立研究小組,經過反復推敲和試驗,量身定制了一款“保護夾”,成功瓦解了“弧度穿越”的難題。從外形上看,這款“保護夾”形似“寶葫蘆”,在管道上每隔4米安裝一只,上下大小兩個孔,可同時“捆綁”2根口徑不一的新管道進行穿越。
在作用上,它除了360度無死角保護新管道外的防腐層在穿越中不被磨損外,外輪廓外特別設計的四個滑輪,能在推進過程中助力管道“麻溜”地穿過舊管道的承插接口,并有效減少支架與舊管道內壁的摩擦力,提高穿越的施工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