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成功拔除盾構行徑路線的58根樁后,隧道股份上海隧道北橫通道團隊又完成了一項“中國首次、世界少有”的高難度任務——操縱Φ15.56米超大直徑盾構,過500米半徑急轉彎。
設計一臺靈巧的巨無霸
盾尾固定式、整體緊湊型的設計,兼顧盾構機的安全性與對隧道曲線的適應性;錐形機頭,前、中、尾直徑依次減小3cm,增加靈活性的同時減小土體的阻力;刀盤周邊配超挖刀,通過對外弧側土體的超挖,成為急曲線轉彎時的秘密武器;科學論證優化,“巨”與“靈巧”,可以兼得。
用樂高拼出最美曲線
盾構向前推進的同時,管片就像樂高一樣在后方拼裝,形成隧道襯砌結構。而管片并非等寬,如果把最寬處拼在一側,隧道就會向另一側彎曲;如果寬窄交替,隧道則為直線。通過管片不同點位的拼接,就能形成所需的空間曲線。鑒于超復雜的線型,北橫通道特別定制了兩組“寬窄差”不同的管片,以應對各類急轉彎。
理科生的腦+處女座的心
實際施工過程中,時刻對盾構姿態進行預判,提前選型計算超前量,避免平面整體漂移;管理人員全程監督指揮,把控推進參數、盾構姿態、拼裝點位的選擇及拼裝質量。科學籌劃合理組織,實現急曲線段的均衡化施工,“縱橫號”平均推進速度達到11.8m/天。最終監測顯示:成形隧道表觀質量良好,管片無滲漏、碎裂,無明顯環高差。至此,北橫通道首個“S彎”宣告完美通過。
在地鐵上挖基坑,在鬧市區拔大樁,在蘇州河做圍堰,大盾構轉小彎、穿地鐵、穿蘇州河、穿建筑物…作為“一號工程”,北橫通道聚集的是精銳的王牌縱隊,體現的是高水平的隧道建設技術;作為盾構穿越的“百科全書”,北橫通道的建設經驗和數據將成為同類隧道的范本,是地下施工領域寶貴的財富;依靠社會各界共同努力,北橫通道將橫貫四區,改善交通,推動城市主軸發展,這里孕育的是對生活美好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