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隧道股份總裁、黨委副書記周文波應邀做客新華社演播廳,接受由上海市國資委黨委、新華社上海分社、新華每日電訊聯合主辦的“海派匠心——2016‘對話上海國企領導”全媒體大型訪談,就隧道股份快速發展背后的源動力、新的定位與發展思路等深入暢談。新華社、新華每日電訊、新華網、人民網、第一財經電視、第一財經廣播、東方網、上海金融網等十余家中央及地方財經媒體全程參與報道。
作為中國首家基建行業上市公司,上海國資國企改革先鋒,隧道股份于去年完成整體上市。“鳳凰涅磐”一年來,改革向縱深邁進,業務不僅在全國布局,更向海外市場拓展,并正全力打造國際一流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運營綜合服務商,成為世界城市基礎設施領域的“中國名片”。
訪談中,周文波總裁首先指出,匠心精神首先在于“專”。專注一件事情,把技術、產品精益求精地做到極致,就是匠心精神。這一點和隧道股份一直以來“窄領域,廣覆蓋,深開發”的發展理念非常契合,這也是隧道股份數十年來一直弘揚的一種精神。也因為這樣只專注一件事,做到極致的匠心精神,使得隧道股份連續16年在中國市政工程行業排名第一。
周文波總裁指出,隧道股份發展的源動力在于匠心精神,在于“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經營理念。從“小隧道”到“大隧道”,隧道股份在行業中始終保持引領,目前自主研發制造的國內首臺類矩形盾構,已經在寧波軌道交通3號線成功建設了國內首條類矩形盾構隧道,不僅解決了交通問題,還將城市地下空間的綜合利用做到極致,成為未來中心城市隧道建設的新方向。近三年,隧道股份獲得的國家級、省部級科技獎項達50余項,市政金獎180余項,詹天佑獎等全國級、世界級獎項20多項,獲得各項專利800多項,編制的國家級工法40多項。經營業績也節節攀升。1993年,隧道股份上市時的總資產約3.9個億,但現在,資產規模已達1000億。在盈利能力上,上市之初的盈利為2100萬,到2016年已增加了86倍,企業產利率約6%。
周文波總裁指出,近幾年隧道股份的產業板塊不斷豐富,由原先的4個增加到隧道、軌道交通、道路橋梁、能源、水務等9個方面。此外,我們還打造了基礎設施“全生命周期”地誒服務的全新商業模式,并對傳統板塊進行創新和改革。比方現代有軌電車。目前,隧道股份已在全國12座城市建設了有軌電車項目,參與設計18條線路,長度總計335公里,占全國市場的40%。同時通過PPP等模式,提供從整線規劃、投資、設計、建造,直至運營管理的全生命周期服務。在房建等傳統板塊,通過引入新的技術,讓老樹發出新芽。2010年,隧道股份打造了住宅產業化的新模式,用搭積木的方式來建房子。現在,隧道股份擁有上海唯一的國家級住宅產業化基地;同時把搭積木式造房子的理念成功運用到高架橋梁工程中,讓高架建設既綠色環保,質量又非常高。再比如路面材料,通過和日本日瀝合作,目前已研發出5大系列的31種新產品,并投入到剛剛建成的長江路隧道等眾多實體項目中,把城市的路面材料使用壽命由3年提高到10年。
周文波總裁指出,隧道股份近年來在管理上有很大的轉型。由科研轉向科創,把科研成果打造成為新興的產業,形成新的商業模式,為股份公司尋找新的經濟制高點。正因為此,我們對原有的科研結構做了大幅調整,成立了中央研究院,在每年10億元科研投入的基礎上,額外再投入1億元,讓它成為一個孵化“金點子”的平臺。另外隧道股份今年還成立了10個億的產業基金,當中央研究院孵化出來相對較好的項目后,就用這個基金來投資這些項目,形成新的產業。在項目成熟后,如果覺得其有價值,就會把它納入到隧道股份內,成為股份公司新的競爭點。
周文波總裁認為,我們現在是工業4.0,互聯網+的時代,所以,隧道股份現在專注于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的建設與發展。目前,隧道股份已建成盾構智能管控中心,并將在年內在上海全部在建地鐵項目中進行推廣應用。在傳統的建材領域,搭建了國內綠色建筑行業首個集認證、展示、推廣、交易及相關產業金融配套服務為一體的線上線下O2O供應鏈服務平臺——綠智匯。通過建立這個平臺,集成從原材料采購開始的產業鏈上下游資源,形成新的產業。此外,隧道股份對旗下地下設計總院進行改革,主打信息管理系統平臺和BIM技術研發應用。地下設計總院承擔了廈門地鐵的BIM咨詢項目,設計了一個信息化平臺,應用“同城光網”協同技術首次將11家設計單位、16家施工單位通過BIM平臺整合在一起,并在建成廈門地鐵的同時,形成了數據資產,對以后的運維、管理有很大的幫助。
周文波總裁指出,隨著“一帶一路”的政策效果體現,隧道股份也享受到了豐厚的成果。今年我們在海外的業務量大幅增加,年內境外新增合同訂單已近100億元。過去,隧道股份在境外主要還是圍繞核心業務發展,無論在新加坡、印度、香港,都是主打傳統業務——軌道交通。今年又發生了一個變化,在業務領域上,從地鐵拓展到了水務、房建等其他領域,中標了印度中標恒河治理的首個項目——齋普爾河道整治工程,拿下海外市場水務“第一單”;在市場區域上,不僅成功進駐印度孟買等新的市場,還在在盾構法和PPP模式的誕生地——英國倫敦,競標泰晤士河畔銀城隧道PPP項目。總體而言,隧道股份的整個核心業務在轉型,服務的模式也逐步從總承包向投資總集成方向轉型。
周文波總裁指出,目前,隧道股份市外、海外布局正日臻成熟,2016年,我們上海市內的業務占比約30%,70%為市外業務,其中10%在境外,我們的目標是希望在近期內海外市場占比增加到20%左右。接下來隧道股份希望通過新加坡的跳板能夠進入歐洲市場,也會選擇性的瞄準馬來西亞、印度等發展中國家。隧道股份非常重視對風險的管控,秉持“新的地域不做新的領域,新的領域不做新的地域”的原則,推進海外市場穩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