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隧道股份市政集團、城建設計總院組成聯合體中標江西南昌儒樂湖區域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勘察、設計、施工一體化項目。該項目位于南昌經濟技術開發區儒樂湖新城,區域路網總長約50公里,中標額約20.45億元。隧道股份城建設計總院將以1個愿景、2個導向、3種空間、4個主題和5大理念,建設智慧、生態、人文的基礎設施工程,把面積約10平方公里的儒樂湖產業新城打造成為“山水城市”和“花園式商務區”的產業新城,為南昌市民帶來與眾不同的城市宜居生活體驗。
交通系統:科技、生態與人文的完美結合
在新城核心商務區,隧道股份提出“機場軌道快線+城市航站樓”的構想,打造“站城一體化”的TOD模式——即“以公共交通為導向”的開發模式。未來,儒樂湖產業新城核心商務區將快捷連接城市對外交通樞紐,并以公交樞紐為中心、以5—10分鐘步行路程為半徑,建立集工作、商業、文化、教育、居住等為一體的城區。這將使高效的交通系統能夠直接服務城市群,有效增強新城的交通便捷程度。
對于隧道股份而言,建設一座城市并不意味著摒棄它原有的文化底蘊和歷史內涵。在南昌儒樂湖新城內,隧道股份城建設計總院將延續南昌“音書詩畫山水,九宮寰宇四合,秋花清風江月,琴荷并蒂凌波”的風格和文脈,為市民塑造“城在山水間、人在書畫中,山水園林融城,詩畫曲賦盈卷”的意境。具體而言,將該區域分為商務區——韻律之路,居住區——詩花之路,休閑區——山水之路,每個區域都有其獨特的設計風格。
在新城內,隧道股份還提出“一環三軸五島多脈”的慢行網絡空間結構,創建“商務軸、文化軸、休閑軸”3種特色慢行系統,營造宜人愜意的慢行環境,彰顯新城品質魅力。在新城商務區,隧道股份構建了穩靜化的地面車行系統以及與地下車庫互聯互通的地下車行系統;在商務核心區,打造空中生態綠街、地下生態綠谷、地面生態綠網三位一體的人行系統。
生態系統:可視之外的智慧力量
有人說:下水道代表著一座城市的“良心”。在南昌儒樂湖新城,隧道股份在市民能夠直接體驗到的“交通系統”之外,居民的可視范圍之外,為他們提供“看不到”的智慧服務。未來,隧道股份將運用海綿城市、綜合管廊、水環境修復和土壤修復技術和理念,創建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生態新城。
儒樂湖新城基礎設施項目建成后,將增強新城的交通通行能力,加快打造“大昌北”經濟圈,也讓“大昌北”地區進入一個“空間大整合、發展大跨越、形象大提升”的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