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超大直徑盾構法隧道,大家都說隧道股份“牛得不行”,但到底有多牛呢?截至目前,世界各地累計建設了14米以上超大直徑盾構法隧道29項,其中中國建設了20項。隧道股份自2004年建設國內第一條超大直徑盾構法隧道——上海上中路隧道以來,已經累計建設了14項,占了全球市場的半壁江山。而全球正在施工推進的5條超大直徑盾構法隧道中,其中4條由隧道股份建設,在建項目的市場占有率達80%! 7月20日,隧道股份上海隧道承建的又一個超大隧道迎來重要節點:黃浦江底最長最大越江隧道——上海沿江通道越江隧道超大盾構始發。
再次刷新黃浦江底隧道紀錄
沿江通道主線全長約8.4公里,西起寶山區牡丹江路、富錦路交叉口,東至濱江森林公園,全線采用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標準設計,隧道段設計車速為80公里每小時。建成后將進一步完善上海路網“一環、十二射”加“一縱、一橫、多聯”的布局,在強化大浦東一體化集疏運體系的同時,有效地緩解外環隧道通行壓力。
沿江通道采用兩臺直徑15.43米的超大直徑盾構同向推進,此次率先出發的“長江一號”盾構從浦西南線工作井出發,向東進入長江,下穿長航碼頭引橋、國際郵輪碼頭引橋、炮臺灣濕地公園、吳淞島以及黃浦江,最后在濱江森林公園處登陸,全程6.5公里。
長距離穿越三大艱巨任務
“長江一號”盾構始發后,將面臨三大穿越難點:穿越吳淞口導堤,導堤使用年限已經超過100年,必須克服超大直徑盾構穿越過程中對吳淞口導堤造成的影響;穿越炮臺灣濕地公園,公園下有厚度不等的鋼渣,必須解決其對圓隧道及盾構機受力造成的影響;近距離穿越樁基,隧道沿線需近距離穿越國際郵輪碼頭引橋、老長航碼頭和寶楊碼頭撐桿墩等樁基,必須在掘進過程中采取措施進行保護,防止盾構機穿越過程中對樁基周邊土體造成擾動。
針對以上風險,上海隧道依托盾構研發專業力量,對盾構機及系統工程的設備安裝進行了全面檢測,并根據檢測結果對盾構機進行了維護和升級,保證各項性能指標達到最佳狀態。同時也將積極利用BIM等新生技術加強項目質量全生命周期管理,為隧道建設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