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由隧道股份路橋集團承建的上海虹梅南路高架工程進入箱梁架設階段,高架成型指日可待。虹梅南路高架位于徐匯、閔行兩區,北起中環線立交北側,沿虹梅南路向南至閔行區永德路北側高架接地,與虹梅南路越江隧道相接,全長約10.9公里。建成后,將成為市級主要干線,有效改善市中心與閔行、奉賢兩區交通聯系,改善奉賢區域越江條件。將奉賢濱海地區、南橋新城、紫竹科學園區、閔行新城等主要客流集散點連成一線,不僅為閔行區出入中心城增加了一條通道,也可緩解莘莊和S4高速公路的擁擠局面。
原虹梅南路為地面道路,現在規劃為“高架+地面輔道”,沿線設外環線、銀都路、金都路、元江路、A15、放鶴路6組匝道。以往沿中環線由北向南行駛,只能沿著上中路進入上中路隧道由浦西前往浦東。今后,中環線可在上中路直接接入虹梅南路高架并直通虹梅南路隧道過江。目前,無論G60、S4還是滬閔路,整個上海西南路網進城的道路都匯集于莘莊立交,虹梅南路越江段通道將利用虹梅南路直通中環的優勢,提供莘莊立交、滬閔高架之外的第二條功能較為強大的入城通道。
隧道股份路橋集團采用新科技、新技術、新材料、新模式,盡量減少施工對交通的影響,最大程度保證周邊居民綠色、環保的生活、工作環境。
傳統高架橋梁施工中,現澆蓋梁施工采用搭設落地式腳手架形式,會產生大量灰塵、噪音、建筑垃圾,且施工周期長,占地面積大,對交通影響大。虹梅南路高架項目在施工中,采用“蓋梁附著式無落地支架”技術,蓋梁支架型鋼一體化結構懸挑支撐于立柱上,支架下方則可滿足車輛通行,既可有效保證現有交通通行和施工作業面的同時開展,也實現工程的快速化施工,減少高空作業的安全風險。同時,為避免施工過程中零星的鋼筋加工作業給周邊居民光造成光污染、噪聲污染等影響,標段內的所有鋼筋集中加工制作,成品運至現場安裝,確保“精細化、流程化、專業化、科學化”。項目施工人員還可通過現場加裝的揚塵與噪聲實時在線監測系統,采集數據實時調整施工流水,及時控制處理施工過程中所產生的揚塵和噪聲,使項目同步實現“快速、綠色、節能、便民”。
與普通箱梁不同,此次架設的高架兩側箱梁已實現防撞墻的先行預制,可一次性實現架設完成。箱梁吊裝全部完成后,現場可無需進行防撞墻的澆筑,直接進入橋面系施工,縮短整體施工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