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上海市路政局黨委與隧道股份黨委共同舉辦“兩學一做”中心組聯組學習活動。上海交通委副主任劉軍,上海市路政局局長、黨委副書記劉斌,副局長金曉,黨委副書記、副局長徐新忠,副局長吳青峰、劉鈞偉、李俊等領導,以及隧道股份黨委書記、董事長張焰,總裁、黨委副書記周文波,黨委副書記陸雅娟,副總裁王志華、楊磊,紀委書記朱晨紅等領導出席會議。
會上,雙方對本次中環兩周的搶修過程進行了紀實性的回顧,并探討如何更好創新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與管理運營模式。市路政局對隧道股份在此次中環搶險中的成果做了充分肯定,感謝隧道股份在本次事件中對上海交通做出的巨大貢獻:高效處置,隧道股份臨危受命、積極參與搶修,使“上海速度”達到了新的高度;宣傳到位,引導輿論,運用新媒體推出多次報道,使“正能量”獲得幾何級發酵,為整個中環搶險和后續的宣傳輿論導向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黨建引領,文明施工,為上海基礎設施的建設與管理做出了樣板示范。
市路政局指出,中環搶修是政企合作的成功典范,希望未來能夠發揮隧道股份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運營全產業鏈的優勢;通過建立信息化的溝通渠道做到全市范圍內的信息共享,建立每半年或一年的黨建聯建和業務對接機制,更好加強溝通往來,推動上海城市道路管理更上一層樓。同時,市路政局也期待隧道股份可以將“上海速度”延伸到管線、隧道以及其他市政領域,在更多領域做出更大貢獻。
隧道股份黨委書記、董事長張焰指出,上海作為國際大都市,城市起步較早,眾多設施服役較久,“建管并重”十分重要。未來,隧道股份將從基礎設施“全生命周期”的視角看待城市基礎設施的建設和運營管理,摒棄城市關鍵路網的“窒息式”大修,用更好的技術、專業的力量和集成管理能力,把大修變成中修,中修化成小修,把小修融于日常運營管理中,延長基礎設施使用周期,減少不必要的大中修對城市交通造成的影響。
隧道股份黨委書記、董事長張焰表示,作為在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運營領域有豐富經驗的企業,隧道股份在隧道、道路橋梁、能源管線等眾多領域中擁有專業的運營、搶險力量。未來隧道股份還將充分發揮自身專業能力,集成最優資源,主動服務,通過業務對接和黨建聯建平臺,與全市各市政部門建立起全體系化的合作。
隧道股份總裁、黨委副書記周文波對市路政局在中環搶險工作中,對隧道股份作出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總結了中環事故的“三大特點”:一是事件影響力大,幾乎整個上海的交通都受到了影響;二是事故修復難度大,包括臨時支撐、復位平移與修復橋面施工難度極高;三是事件發生后的協調面廣,涵蓋了路政、交警、媒體、上下游企業等。歸納了中環事故的“三大關鍵”:領導重視,快速協調,事發30分鐘內就開始布置搶險,搶險隊伍于一小時內到達了事故地點;政企攜手,時效突出,第一時間明確搶險指揮與媒體出口,為之后兩周的搶險奠定了基礎;市路政局主動應對危機,成功激發輿論正能量,為事件順利成功處置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隧道股份總裁、黨委副書記周文波指出,中環搶修雖然較為成功,但是對該類事件的處置預案、管理與組織尚有繼續完善和加強的空間。未來,對于基礎設施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可合理運用BIM等技術,從10年維護一次到2-3年維護一次,不僅可以減少運營管理的費用,能更夠減少對于城市的“傷害”。隧道股份也將通過科學手段的創新,做好基礎設施的自動監管與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