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由隧道股份上海隧道建設的國內大直徑越江隧道——武漢軌道交通7號線三陽路長江隧道盾構正式始發。湖北省委常委、武漢市委書記阮成發,市長萬勇等領導出席始發儀式并共同拉下了標志盾構始發的拉桿,見證武漢地鐵建設的新篇章。
三陽路長江隧道采用2臺海瑞克制造的直徑15.76米的“國內第一,世界第三”超大直徑泥水平衡盾構,已經始發開挖隧道右線的叫“三陽號”。開挖左線的是它的好兄弟“開泰號”,目前正在安裝,預計6月始發。
軌道交通7號線三陽路長江隧道將是國內首個“2 in 1”的公鐵合建隧道。
5層樓高隧道內建“高架橋”
武漢三陽路越江隧道是武漢軌道交通7號線的越江段,聯通武昌、漢口,是整條隧道的控制性工程、復興大武漢的重點工程。隧道共兩條分左線和右線,單條長度2590米。隧道建成后:上層為公路隧道的排煙道;中間為公路隧道行車道,布置了單向3.5米寬的三車道;下層則為地鐵7號線行車道及其逃生通道、電纜廊道和排煙道。越江隧道內部結構采用全現澆同步施工,成為國內首個采取全現澆方案施工的超大型盾構隧道,在盾構機掘進過程中,后方距盾構機約500米的地方將同時澆筑隧道內三層樓房隔間,相當于在隧道內部再建一座城市快速路高架橋。
不一般的“巨無霸”
三陽路長江隧道采用兩臺盾構機,直徑15.76米,相當于5層樓高;總重量近4000噸,堪比約4000輛小轎車;全長167米,總推力達2萬噸。盾構的復合式刀盤上共設刀具371把,數量是普通盾構的三倍多。
為了給“巨無霸”置備一個適合的始發點,5個月內,隧道股 份上海隧道的建設者們在武昌項目現場,安全、高效地完成了超深超厚入巖地下連續墻和超大超深基坑施工,開挖深度44.1米,為國內同等規模斷面開挖深度的基坑。
安全級別提到了新高度
武漢地鐵7號線越江隧道含左右兩條隧道,隧洞之間近的地方只有5米,將建設多條聯絡通道,方便乘客緊急疏散。武漢地鐵由于越江隧道采用公鐵合建設計,安全級別也提到了新的高度,首次在越江隧道中融入防范恐怖襲擊這一新課題的研究。隧道結構內都加了防火保護層,可以抵抗高達到1200℃的持續2小時大火燒烤;在防水處理上,我們管片與管片的接縫間布設了兩道防水條,防水能力相當強勁,一般的地鐵隧道只有一道防水條。
隧道出土量堪比建金茂大廈
兩臺國內大的直徑盾構同向同時施工,一同前行2590米,雙線計劃明年五六月份實現貫通。挖通兩條隧道的總出土方量約104萬方,出土量相當于建造一座上海金茂大廈的建筑體量。盾構機在江中段約1200米范圍“上軟下硬”的全斷面復合地層施工,對盾構機刀盤和開挖面穩定控制均提出了極高的要求。此外,隧道盾構在武昌岸及漢口岸穿越房屋、武九鐵路及長江大堤等建構筑物數十處,穿越長江武昌沖刷溝槽頂覆土僅12.5米。盾構在漢口進洞段隧道間距僅5.8米,頂部覆土約8米,施工難度不言而喻。
武漢地鐵7號線三陽路長江隧道的建成,對于武漢打造立體過江交通走廊,改善居民出行環境,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它也將與1956年通車的“長江第一橋”(武漢長江大橋)、2008年通車的“長江第一隧”(武漢長江隧道)和2012年開通的第一條穿江地鐵(軌道交通2號線一期工程)一起,成為武漢這座城市又一個標志性交通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