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作為國內海綿城市的先行者,隧道股份城建設計總院與上海市交通工程學會、上海市排水行業協會共同主辦的“2016年海綿城市建設技術論壇”在滬召開,聚集同濟大學、上海海洋大學、美國華盛頓大學等諸多科研院所、業內建筑企業的專家學者、管理人士,共話海綿城市建設面臨的困難和挑戰,思考海綿城市專項規劃編制,分享鎮江、遂寧、嘉興試點心得,學習美國、澳大利亞的低影響開發經驗。新華社、解放日報、新民晚報、文匯報、上海電視臺、東方衛視、東方網、中國建筑報、建筑時報等各大主流及行業主要媒體親臨現場、跟蹤報道。隧道股份城建總計總院在現場分享了隧道股份在海綿城市建設中的研究成果。
所謂海綿城市,就是城市像海綿一樣,降雨時,對雨水進行自然積存、滲透和凈化,缺水時再吐出來利用。海綿城市的建設,除了杜絕“相約看海”外,“海綿”還將為整個城市的水資源利用、基礎設施建設等帶來更多可能。
自去年起,中國政府計劃3年內投資865億元,建設16個“海綿城市”試點,目前,全國已有包括上海在內的130多個城市制定了海綿城市建設方案。
隧道股份正在打造桃浦“海綿寶寶”
“十三五”期間,上海各區縣將建設不少于1個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區域,中心城區試點區域面積不宜小于1個雨水排水系統面積,其他區域不低于2平方公里。作為上海市開展海綿城市建設試點的三大地區之一,桃浦科技智慧城是唯一一個在中心城區、同時正在進行產業轉型升級的區域。而隧道股份城建設計總院正是該區域海綿城市建設實施方案的編制者。
目前我們正在打造桃浦的這只“海綿寶寶”,總的思路是綠色加灰色。綠色就是充分利用桃浦智慧城綠地率較高的特點,發揮綠地系統“滲、滯、蓄”的功能,減少雨水的直接外排量,灰色則是綜合管廊、排水管網等,最終提高城市雨水系統的標準和改善區域生態環境。
同時我們還結合桃浦科技智慧城城市設計方案,從規劃設計層面梳理了海綿城市項目100多項,分別針對新建區域、河道水系、居住小區、公共建筑、城市綠地廣場、道路、排水工程實施等開展量身定制設計方案。
隧道股份讓“海綿”更有效
其實,早在5年前,隧道股份便從我國城市發展的實際出發,開展科技攻關與應用研究。在江蘇省鎮江市,為其前期編制完成了“鎮江市城市排水(雨水)防澇綜合規劃”,在確保試點區域在不改變現有排水管網系統的基礎上,實現了年徑流總量控制率74%,初期雨水污染控制率60%,達成鎮江海綿城市建設的目標。
在設計研究中,我們設計的新型立體渦輪雨水口在浦東峨山路的成功運用,解決了雨水口垃圾阻塞影響排水問題;在蘇州河水污染治理、上海世博會、安徽巢湖流域、湖南湘江流域等工程項目中,又先后設計了多座雨水調蓄設施,其先進的設計理念和技術在包括嘉興、天津、鎮江、無錫等多地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