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上海市委、市政府在上海展覽中心召開上海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隧道股份共計斬獲市級科學技術獎14項,其中科技進步獎11項(一等獎1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5項),技術發明獎3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其獲獎數目在今年的市企業集團中排名第一位。
在獲得的14個獎項中,隧道股份牽頭研究的《地面出入式盾構法隧道新技術與工程示范》榮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大跨徑預應力混凝土魚脊梁橋關鍵技術與示范應用》、《千萬人口輸水隧道工程建造關鍵技術創新與應用》、《擴建型軌道交通樞紐站超深基坑工程安全和環境安全雙控技術》等成果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低碳城區智慧交通協同管控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示范》、《再生混凝土裝配式建筑結構關鍵技術與應用》、《地下連續墻關鍵工藝創新》等成果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牽頭研究的《超大口徑高精度鋼筋混凝土頂管研發及其應用》、《海綿城市雨水集蓄處理利用關鍵技術及應用》等成果分獲上海市技術發明二三等獎。
此次榮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的地面出入式盾構法隧道新技術,也就是GPST技術,重點解決超淺覆土、負覆土盾構隧道“失穩、失衡、失效、失準”四大難題,并在寧波地鐵3號線等工程中推廣。GPST工法隧道大的優勢即在于其避免了傳統盾構法隧道大規模開挖工作井等所造成的大量地面場地占用、管線搬遷和地面交通中斷等系列問題。以GPST技術替代暗埋段明挖,可以減小地面開挖面積50%~80%,減少搬拆遷和對周圍環境的影響;以淺埋導坑替代深大工作井,可以減少施工風險和開挖方量,縮短建設工期。近三年項目實現創收和節支高達2.75億元,已獲得授權發明專利10項,發表論文19篇,申報工法2項,總體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并有效降低了動拆遷量及施工對環境的影響,促進了城市地下空間的友好開發和資源節約,推動了我國自主產業項目建設和發展。
而此次獲得技術發明三等獎的海綿城市雨水集蓄處理利用關鍵技術及應用,則針對我國海綿城市的建設需求,為解決或緩解城市內澇、水環境污染、水資源短缺等問題,在包含雨水收集、調蓄、處理、利用的雨水蓄集利用技術方面完成了多項發明與技術創新,為海綿城市建設中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城市雨水管渠系統及超標雨水徑流排放系統中極為關鍵的環節提供技術經驗,解決或大大緩解我國內澇、水環境污染、水資源短缺等生態問題。該項成果或將為近年來全國頻繁發生的“相約看海”尷尬局面開辟破題解難的新出路。
上海市科學技術獎由上海市人民政府設立,重點獎勵科學發現和技術發明原始性創新、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培育戰略性產業、促進城市安全、健康生態發展和推進區縣創新能力和經濟發展的重大科技成果,表彰為上??萍际聵I做出突出貢獻的科技工作者和項目。
2015年,隧道股份以建設“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運營綜合服務商”為目標,以上海建設具有全球有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和國企改革為契機,聚焦“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創新探索適應集團未來發展的科創戰略與和科創體系,主要體現為“聚”和“放”。“聚”,即以更加開放的格局和市場化的視野,整合國際優秀的創新資源,形成集“技術研發”、“成果孵化”與“推廣轉化”為一體的開放式實體化技術創新平臺。“放”,即下沉主體,推動研發主體面向市場、面向產業鏈一線,創造以服務市場為導向的運行體制,提升基層生產力,創造更大經濟價值。
在傳統技術領域,結合地下車庫與海綿城市建設創新開發盾構垂直施工技術;在裝配式建筑方面通過引進芬蘭自動流水線將集團PC構件整體產能提升到500萬平方以上,占上??偭康?0%;在綠色材料方面開展高性能瀝青添加劑SBS國產化研發工作并已取得階段成果,同時開展高性能再生混凝土研發并已形成技術成果將予以示范應用;在裝備制造領域完成世界超大斷面矩形頂管研制并成功應用于重大工程項目中,完成了世界超大斷面類矩形盾構研制并已在寧波地鐵項目中予以應用。獲市級科技進步獎14項(一等獎1項),華夏科技進步獎2項。新增申請專利192件,其中發明專利94件。專利授權145件,發明專利43件。新增標準編制19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