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測寶數據分析后臺
新華網上海新聞10月18日電(陸文軍)記者從2018中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與管理國際大會上獲悉,由上海城建智能交通公司開發的第一代“路測寶”智能路面健康檢測系統在上海楊浦試點運用,未來將為已建成城市道路提供全方位的“體檢服務”。
據了解,路測寶是由上海城建智能交通公司為實現輕量化、快速化巡檢城市道路,自主研發的新一代道路巡檢設備。這一只有電視機頂盒大小的設備能夠輕便地搭載在任何車輛中,隨著車輛的行駛自動檢測、識別路面病害。
“我們可以把路測寶安裝一輛清掃、灑水等市政車輛上,隨著車輛的正常工作,設備將會自動"診斷"行進路線上的路面病害,并把病害數據發送給相關養護機構,為后續的精準養護提供決策依據。”上海城建智能交通公司總經理常光照表示。
路測寶道路檢測裝置
據了解,借助先進的功率譜算法和云計算技術,路測寶能夠以95%以上的準確率識別厘米級以上的道路病害。小到路面裂隙、大到車轍坑塘,都能夠實現精確識別與測量。數據匯總分析后,將能夠協助相關單位以快捷的預防性養護提升道路健康水平,最大限度避免封閉式的大中修。
“未來我們將會把路測寶進一步向市政車輛甚至是私家車輛車主進行推廣,更大范圍采集道路數據,實現在城市道路體檢全覆蓋。”常光照表示。這將把影響市民出行、降低道路行車質量的病害影響降到最低,極大提升市民行車體驗。
今年10月,由上海城建信息科技開發打造的“城市快速路網智能運養平臺”完成了最新一次的更新上線。作為上海95%以上市管道路運營管理的“中央處理器”,正式開始全負荷運作,管控全上海230公里快速路網、790公里高速公路、12座大型橋梁、14條大型隧道以及上海城建旗下所有市外基礎設施項目的運營任務。
上海城建信息科技通過對高架橋、隧道等城市快速路BIM參數化自動建模,將靜態的設施基本信息,動態的傳感器監測數據、運養計劃數據、運養過程數據等海量多源異構數據進行統一建模、統一存儲,最終以數字路網為載體、以GIS地圖總覽和快速定位為基礎,為上海全市95%以上市管基礎設施乃至全國基礎設施項目提供設施相關的事件、缺陷、工單等的快速精確的定位和構件級精細化管理。
“他就像一個中央處理器,但凡任何我們運營管理任何城市交通設施的實時數據,都將匯集至這一平臺,再經由此平臺統一進行資源調度和任務分配。”上海城建信息科技副總經理段創峰表示。諸如文一路隧道的智能管控終端,亦或是“路測寶”道路檢測等匯集的數據,未來都將成為“智能運養平臺”的重要數據組成部分。這些數據進行處理、分析與整合,成為指導城市交通基礎設施管理的重要依據。最終,再由平臺“指派”專業技術崗人員、設備前往指定設施開展修復、養護作業,大幅提升城市設施運營管養的效能。